2025年8月28日上午,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韦世钧一行到访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围绕专用汽车生产与出口非洲市场经验开展参观学习和座谈交流。青岛重工市场与产品发展部经理毕世强,出口部经理袁俊伟,出口部商务经理范遵亮等公司领导热情接待。
在陪同下,韦世钧主任一行深入生产一线,依次参观了零部件车间、下料车间、自卸车焊接车间、自卸车总装车间、全自动智能喷粉车间和搅拌车总装车间。期间,零部件车间负责人赵伟科、下料车间负责人刘正栋、自卸车焊接车间负责人陈文志、自卸车总装车间负责人赵峰、全自动智能喷粉车间及搅拌车总装车间负责人王巍毅,分别介绍了各车间的工艺流程、生产特点和管理经验。来访人员详细了解了青岛重工在智能制造、绿色工艺、质量管控等方面的实践成果。特别是在全自动智能喷粉车间,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环保节能的工艺流程,充分展示了企业近年来在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方面的转型成效。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青岛重工第一会议室举行座谈。青岛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银安出席会议,并系统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和国际化战略。他指出,青岛重工作为中国重汽集团的重要专用车生产基地,紧紧把握“一带一路”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近年来在非洲地区重卡、水泥搅拌车等车型出口不断取得突破。凭借过硬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青岛重工产品已广泛进入非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市场认可和客户信赖。
座谈会上,市场与产品发展部经理毕世强、出口部经理袁俊伟、出口部商务经理范遵亮,分别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出口服务等角度作了补充介绍。他们强调,青岛重工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巩固传统优势车型的同时,加快推进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产品布局,努力打造更加适应非洲市场的整体解决方案。
韦世钧主任在座谈中对青岛重工深耕非洲市场的成效给予肯定。他表示,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工作委员会长期致力于推动中非经贸合作,青岛重工在出口非洲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值得推广。如何根据非洲市场需求优化产品配置、如何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如何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做法都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他强调,当前中非合作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非洲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产品需求持续增长。青岛重工的成功实践为中非企业合作提供了具体范例,也为推动更多中国制造企业进入非洲市场指明了方向。委员会愿意进一步加强与青岛重工的沟通联系,共同探索在技术交流、项目对接等方面的合作路径,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此次访问活动,不仅使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工作委员会对青岛重工的生产能力与国际化成果有了直观认识,也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青岛重工作为中国专用车行业的重要骨干企业,正在通过持续创新和国际化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而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工作委员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更多中国企业借鉴先进经验、拓展非洲市场。
随着中非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在汽车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将更加广阔。此次参观交流,正是推动中非务实合作走深走实的重要实践,为后续合作开创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