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津45载:从相携奋斗到命运与共,情谊历久弥坚

回溯中津友好之源,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津巴布韦人民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奋起抗争时,中国便坚定伸出援手,以实际行动支持其正义事业——这份跨越时空的默契,为两国关系筑牢了最初的精神根基。

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宣告独立当天,中津两国便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将革命情谊转化为双边友好合作的序章;2018年4月3日,两国宣布建立“中津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领域从传统领域向多维度拓展;2025年9月4日,两国元首宣布将双边关系提升为“中津全天候命运共同体”,让历经考验的友谊迈入命运共生的更高阶段。建交45年来,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与亲自擘画下,中津始终风雨同舟,各领域合作结出累累硕果,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更成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典范。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和中津建交45周年之际,为铭记这段跨越半世纪的友好历程,中国驻津巴布韦使馆微信公众号推出记录中津关系发展的系列照片。让我们通过这些带着时光温度的影像,共同重温两国人民携手同行的光辉岁月,细细感受这份经过岁月沉淀愈发醇厚的兄弟情谊!

图为1963年8月8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会见南罗得西亚人盟驻开罗代表特赖诺斯·马孔贝等非洲代表,指出已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有义务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

图为1966年5月1日,津巴布韦工会干部贝纳德·古麦迪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高唱《津巴布韦必须自由》,与群众共庆国际劳动节。

图为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在坦桑尼亚纳钦圭阿营地为津巴布韦自由战士提供军事培训,累计培训数百人。

图为20世纪70年代,津巴布韦自由战士在营地进行了实弹射击训练。

图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教官为非洲自由战士进行军事指导。

图为20世纪60年代,中方在中国国内为津巴布韦民盟学员进行军事培训。

图为20世纪60年代,津巴布韦民盟赴华培训学员在南京参观合影。

图为20世纪70年代,津巴布韦民盟赴华培训学员在华进行军事理论培训上课瞬间。

图为1974年3月14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会见了由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最高委员会主席赫伯特·契特波率领的津巴布韦民盟代表团。

图为1977年,津巴布韦民盟赴华培训学员在毛主席故乡与中方教员合影留念。

图为1977年,穆加贝、通戈伽拉等民盟领导人访问中方在莫桑比克为非洲自由战士设立的训练营。

图为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宣布独立,中国当天即与其建立外交关系,黄华外长率团出席独立庆典,双方签署《中津建交公报》,标志中津关系正式启航。

图为1981年5月15日,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首次访华,邓小平同志会见,双方就国际形势及中津关系深入交流。

图为1982年5月31日,津巴布韦首任驻中国大使加布里埃尔·菲尼亚斯·奇塞塞,向乌兰夫副委员长递交国书后,宾主进行亲切交谈。

图为1983年9月13日,中国东方歌舞团艺术家小组在津巴布韦进行访问演出,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和赞扬。

图为1985年中国派出第一批援津医疗队,图为全体成员合影。

图为1996年5月20日,国家主席江泽民抵达哈拉雷进行国事访问,受到穆加贝总统热烈欢迎。

图为2008年7月1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安理会投票中反对美国起草的制裁津巴布韦决议草案。

图为2015年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开始对津巴布韦进行国事访问。

图为2015年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考察津巴布韦野生动物救助基地。

图为2018年4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举行会谈。

图为2024年,对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姆南加古瓦总统访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并在留言簿上留言。

图为2024年,对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姆南加古瓦总统重返其母校——南京指挥学院参观访问,他曾在此接受培训。

图为2024年8月29日至9月6日,姆南加古瓦总统赴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试驾中国制造的电动车。

图为2025年9月3日,姆南加古瓦总统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图为2025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两国元首宣布将中津双边关系提升为全天候命运共同体。(来源:驻津巴布韦使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工作委员会 » 中津45载:从相携奋斗到命运与共,情谊历久弥坚
分享到